三 愛得有償 自私自利
這樣的話語大家肯定不陌生:
“為了你,我放棄了事業(yè),天天在家伺候你吃你喝,可你還那么不爭氣。你對得起我嗎?”
“我為了你花了那么多錢,我看看你以后怎么還我?”
溫柔些的父母可能會對孩子這么說:
“爸媽養(yǎng)你不容易,你可不能辜負我們,我們養(yǎng)老可全靠你了!”
這類父母整天對孩子嘮叨自己為孩子做了多大的“犧牲”,把對孩子的愛和養(yǎng)育作為一種投資,期待高利率的回報。可我們是否知道,孩子在我們每天的嘮叨中,背負了多么沉重的十字架?他懷著內疚與負罪感前行,能走得快、走得遠嗎?
在某屆奧運會的跳高比賽中,最后爭奪冠亞軍的時候,只剩兩名運動員,一名來自美國,一名來自中國。他倆實力相當,難分伯仲。在最后一跳的前夕,兩位教練分別對各國的運動員做了一些囑咐,然后兩位運動員開始逐一跳桿。結果美國運動員發(fā)揮超常,遠遠超過中國運動員,拿到了冠軍。
在隨后的記者采訪中,記者向兩位運動員問了同一個問題:“最后一跳前,教練給你說了什么?”
美國運動員回答:“教練對我說,剛才我媽媽打來電話,說家里準備了一桌我最愛吃的菜肴,讓我比賽完,趕緊回家吃,別涼了。我聽完,渾身輕松極了,就想著趕緊跳完,回家和家人團聚。”
中國運動員回答:“教練對我說,好好跳,就看你最后這一下了,拿到冠軍,獎勵你一套房子。我聽完,既開心又覺得壓力倍增,我們全家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屋子里已經好多年了,我太渴望能送給家里一套房子啦!結果,沒想到,發(fā)揮失常。”
聽完兩位運動員的回答,記者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哦,原來冠亞軍在沒跳之前就已經決定了。”
中國教練像不像我們一些家長?臨近高考,如臨大敵,辭了工作,二十四小時伺候著孩子。本來孩子沒有把高考太當回事,心態(tài)挺好,但在家長的監(jiān)督重視下,心情一天比一天緊張、糟糕。等到高考的那一天,弦都已經繃得快要斷了,能考好才怪。
中國運動員背負著一套房子去跳高,能跳得高嗎?參加高考的孩子背負著“回報家長的血汗付出”,能轉動腦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