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

在線閱讀《吞吳》

來源:嘉人網(wǎng) 編輯:Faith
導讀:除了極少數(shù)遺世獨立的人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避免不了與他人發(fā)生社會聯(lián)系。在社會人際交往中,因著國別、種族、信仰、觀念、利益的不同,人們很容易分化成形形色色的不同群體,并隨之產生分歧、矛盾、敵視、攻擊、傷害。

21從一個百年預言說起

風起于青萍之末。

這句話就是中國版的“蝴蝶效應”,比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的“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的論斷要早了兩千多年。

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有可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眼看吳王夫差開始盤算討伐越國,越國即將遭受滅頂之災,但遠在千里之外的齊國的一個與吳越恩怨毫不相干的人,心念閃動間,就像蝴蝶扇動了翅膀,最終形成了威力巨大的龍卷風,不但極大地改變了吳越兩國的競爭格局,而且也極大地改變了春秋末期整個天下的形勢。

這個人就是齊國的右相田恒。從田恒的父親田乞開始,田氏已經(jīng)連續(xù)弒殺了兩位國君和多位公卿大夫,但是,當田恒繼承了父親的卿位后,依然沒有停止嗜殺的喜好,還是想殺掉更多的公卿大夫,甚至是國君。

田恒到底為什么要這樣做,田氏家族到底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這還要從田恒的姓氏說起。

田恒這個人,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名字稱謂最多、最復雜的人。除了“田常”之外,我們在史籍中看到的田成常、陳成恒、田成恒、田成子、陳恒、陳成子等等都是在指代他。

為什么田恒的名字會如此復雜繁多呢?

田恒其實原本不姓“田”,也不叫“常”,他的遠祖是陳國的公子完,田恒的本姓應該是“陳”,而他本來的名字是“恒”。所以,田恒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陳恒”。

田恒的改姓,是因為他的遠祖公子完使然。公子完從陳國避難至齊國,將“陳”姓改為了“田”姓。他的名字“恒”則是因為后世之人為避漢文帝劉恒之諱,而將“恒”字改作了“常”。現(xiàn)今存世的古籍,多為漢代之后的版本,故而“田常”就成了“陳恒”較為常見的稱謂了。漢代之后,漢文帝的名字用不著避諱了,“陳恒”、“田恒”則又重出江湖。“成子”則是田恒死后的謚號。這幾個因素混雜起來,導致了田恒在史籍中的稱謂繁多,而他本人生前當然不會知道自己死后的名字稱謂會如此復雜。

那么,公子完從陳國來到齊國后,為什么要把“陳”姓改為“田”姓呢?

關于這個問題,歷史學家多方考證鉆研,提出了幾種答案。比如,說公子完蒙獲齊桓公賜予田莊而改姓田。再如,說公子完初到齊國,在“田”這個地方取食,遂改姓田。還如,說“田”“陳”同音,所以改姓田。

但這些答案都過于牽強,不盡合理。事實上,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從一個“百年預言”說起。

公子完是陳國國君陳厲公的兒子。一百多年前,公子完出生的時候,正好周太史路過陳國,陳厲公請他為陳完卜卦,得到的卦是“觀卦”變?yōu)?ldquo;否卦”。周太史解釋說:“這個卦象的意思是:這個孩子作為使者到別國察看風俗民情,有利于成為那個國家君王的上賓。這是在說他將成為陳國的國君嗎?也許是不在陳國而在他國吧?這不是應驗在這個孩子本身,而是在他的子孫身上。如果是在他國發(fā)達,一定是姜姓的國家。姜姓是帝堯時四岳(四方的諸侯首領)的后代。事物不可能是兩個同時強大,當日后陳國衰落的時候,這個孩子的后代就要在別國昌盛起來吧。”(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而在異國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兩大,陳衰,此昌乎?)

周太史在解釋卦象的時候,雖然所指比較明確,但口氣并非斬釘截鐵,多少留有余地。但是,因為他作為周王室的太史,擁有可以與上天鬼神溝通的崇高身份,從而也間接具備了上天鬼神的權威。由此,周太史對卦象的解釋就直接等同于天命。以當時世代民眾對于天命的崇拜,太史的話就成了一個極具可信度的預言而被廣為傳播,廣為信仰。

公子完(陳完)逐漸長大后,陳國大夫懿仲想要把女兒嫁給他。懿仲想起當年周太史的那個神秘預言,決定也占卜一下,看看公子完到底是否擁有周太史所言的巨大福報。占卜的結果是“是謂鳳凰于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意思是說:這叫做鳳凰飛翔,和諧的鳴聲鏘鏘。有媯氏的后代,將在姜氏那里成長。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樣。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沒人比得上。

懿仲的這一次占卜,不但在卦象上與多年前周太史的占卜遙相呼應,完全一致,而且更加明確地點出了公子完的后代在齊國發(fā)達的具體時間(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懿仲立即毫不猶豫地將女兒嫁給了公子完。

周太史和懿仲的這兩次占卜,疊加強化,更是增添了預言的神奇與強大程度。由此,這個預言也在不知不覺間邁向了“自我實現(xiàn)”的軌跡。

所謂“自我實現(xiàn)預言”,是指預言對利益相關者形成的社會預期與社會壓力或社會動力,最終導致了預言的實現(xiàn)。

后來,公子完果然沒能順利地登上陳國國君的寶座。陳國發(fā)生了內亂,公子完擔心禍及己身,決定出國逃亡。在上述預言的作用下,公子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齊國。因為預言早已彰示,他的后裔注定會在齊國昌盛發(fā)達。既然如此,還猶豫什么呢?

當時,正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當政的第十四個年頭。公子完帶著妻兒老小,從陳國投奔齊國。遠人來歸,正是霸主號召力與影響力的最佳體現(xiàn)。齊桓公非常高興,準備任命公子完擔任上卿之職(大夫的最高等級,地位僅次于國君)。但是公子完卻婉言推辭說:“我這個漂泊在外的小臣能夠在齊國落腳,已經(jīng)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擔當這么高的職位。”于是,齊桓公任命他擔任工正之職,管理齊國的各項工程建筑。

公子完為什么要推掉已經(jīng)到手的上卿之職?

要知道,公子完并不是空空兩手來投奔齊國的,他是肩負著那個神秘的預言而來的。預言說他的后裔,五代之后才能擔任正卿之位。而現(xiàn)在他自己一來到齊國,就要被任命為正卿之位了。這使得對預言深信不疑的公子完極為擔心。

公子完有兩個擔心。

首先,他擔心,如果自己接受了正卿之位,等于是親手破壞了預言的準確性,那么勢必會影響到預言的總體效力(預言里說的是“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公子完為了維護預言的正確性,只能推掉已經(jīng)到手的正卿之位,以待后裔的更大榮耀。

其次,他擔心自己接受了上卿之位后,會誘發(fā)他人的嫉妒與懷疑,從而更加緊密地將他的得勢與那個神秘的預言聯(lián)系起來。

預言里所說的“八世之后,莫之與京”,實際上是在委婉地兆示,公子完的后裔將取代姜氏而成為齊國之君。一旦有人利用這一預言在齊桓公面前進言,公子完就沒法在齊國立足了,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畢竟,誰會愿意眼睜睜地看著“鳩占鵲巢”的發(fā)生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呢?

思前想后,公子完決定將自己的陳姓改為田姓,以免人們屢屢提及“陳”姓而始終誘發(fā)他人想起當初那個神秘的預言。公子完這一微妙心理,正是人類“心理避險機制”的典型反應。對于可能對自身利益造成危害的有形事物或無形事物,人們往往采取避而遠之的策略。畢竟,與后世的繁榮昌盛相比,還是保住自己眼前的性命更為重要。

那么,為什么改姓就可以讓公子完切斷與那個神秘預言之間的聯(lián)系呢?

我們可以從此后的戰(zhàn)國時期的另外一個案例中來一窺端倪。

智氏是晉國的重卿世家。后來,智瑤(智伯)被立為智氏的嫡子。智瑤能力出眾,但貪殘不仁。智氏宗族的智果擔心智伯將來作亂,禍及自身,所以找到晉國的太史,請求將自己的姓氏改為輔氏,以求免禍。后來,智氏果然被滅族,而有先見之明的智果(輔果)則得以脫身事外,幸免于難。

可見,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改換姓氏確實是一種切斷與原本所屬宗族聯(lián)系的有效做法。公子完將陳姓改為田姓,其根本原因就是,既想要享有預言的未來之利,又要避免預言的眼前之禍。

千百年來,多少博學多思之士,一直苦苦探尋公子完改姓的原因,但始終遙不可得。而我們今天從心理學出發(fā),才算是真正洞見了這背后的真實原因。

公子完為了避免齊桓公受到預言的影響而對自己不利,寧愿改換姓氏,但是周太史的預言早已傳遍天下,齊桓公其實是知道這件事的。那么,為什么齊桓公還是毫不猶豫地收留了公子完,而沒有預先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呢?

這是因為,公子完來投的時候,齊桓公霸業(yè)已成,而且還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處于人生巔峰的人,總是過度自信的。齊桓公根本不相信,幾十年前的那個預言會對自己、對齊國造成什么影響。所以他毫無芥蒂地信任、重用公子完。

時光飛逝,一晃一百多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一百多年間,齊國風平浪靜,田氏子孫波瀾不興。那個神秘的預言似乎并沒有發(fā)生效力,從而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心理感悟:你所認為的命運,就是你自己深信不疑的東西。

1 2 3 4
延伸閱讀
精彩推薦
明星春節(jié)送禮腦洞都不小
明星春節(jié)送禮腦洞都不小
禮尚往來是咱們中國人的老傳統(tǒng),尤其是新春佳節(jié)之際,總要給三五知己備上一份薄利。各位星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