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先生
傳奇迷你劇場
人們總是不甘于在逆境中消沉,絕地重生同樣適合描繪著美好想象的時裝產(chǎn)業(yè)。這是由近期在成都開展的Le Petit Théâtre Dior(迪奧迷你劇院)感悟到的。借由Dior工坊匠人精湛的制衣工藝,將品牌近70年的時裝精髓通過迷你玩偶的展示還原再現(xiàn)。這場別致有趣的展覽恰是1945年轟動巴黎的迷你劇院展覽的概念翻版。
盡管1945年巴黎已經(jīng)從納粹占領四年的屈辱中解禁,但二戰(zhàn)遺殤并未由此消退,曾經(jīng)代表著歐洲,乃至世界時裝之光的巴黎仍舊被物料短缺、能源緊張等問題困擾。然而熱衷于浪漫情愫的巴黎人在這樣的困頓中卻沒有因此喪失追索美好的希望,設計師Nina Ricci之子,Robert Ricci提出設想,用高約70厘米的玩偶人臺來展示巴黎悠久的時裝之美,一方面既應對了物資緊缺的顧慮,也可以將時裝工藝的精湛通過這樣細微的方式傳達盡致。從而帶給動蕩之后的巴黎以希望。這個提議當時得到了包括Madame Gres、Cristóbal Balenciaga、Lucien Lelong、Christian Bérard、Jean Cocteau等設計藝術大師在內,以及Van Cleef & Arples與Cartier等珠寶品牌的響應。1945年3月,這場匯聚當時最偉大設計師鼎盛之作的展覽成功舉辦,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巴黎人前來參觀。此后巴黎的時裝產(chǎn)業(yè)也跟著逐漸恢復的生產(chǎn)力,猶如待放的花朵,悄然安靜卻充滿力量一般慢慢復蘇。彼時Christian Dior先生受雇于Lucien Lelong,而Lucien也是那場傳奇展覽的發(fā)起人之一。因此展覽上自然少不了Dior先生的諸多創(chuàng)作。
經(jīng)歷了30年代全球經(jīng)濟衰退,40年代二戰(zhàn)瘡痍的女性時裝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曾經(jīng)展露光芒的華美變得收緊從簡。然而這種蕭條動蕩卻也為40年代中后期Dior的崛起儲存了機遇。1947年2月12日,Christian Dior正式推出其個人第一場高級定制發(fā)布。標志著女性線條再度重啟的“New Look”(新風貌)就是《Harper's Bazaar》當時的主編Carmel Snow看過之后,為Dior先生這場發(fā)布所下的最佳注解。
“It's a New Look!”Dior對于女性著裝的革命正式拉開序幕。
新風貌的革命
New Look
40年代前期,由于戰(zhàn)時物資緊缺,服裝也盡可能的采取節(jié)省的方式完成,女性柔美的曲線特征被隱藏在緊致收斂的線條中,更無從談及張揚風情。Dior先生的“New Look”之所以引發(fā)討論,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他把對于女性本質的印象再度帶回人們的視線之中。柔和的肩部線條、豐盈上圍的外套(Bar Jacket),在腰線部分卻最大限度的勾勒出來,下身搭配長及腳踝部分的膨大半裙,這就是“New Look”的基礎輪廓。值得一提的是,立體膨大的圓形裙擺是由大量高級密織薄紗和堅挺的塔夫綢構筑而成,一套衣服要耗費20多米布料,這是戰(zhàn)時無法想象的奢侈之舉。女性曲線之美被玲瓏有度的恰當勾勒,“New Look”也成為Yves Saint Laurent、Marc Bohan、Gianfranco Ferre、John Galliano,以及現(xiàn)任Raf Simons等Dior歷任設計師不斷探究創(chuàng)新的靈感精髓。
女性線條精髓
1948年“飛行”(Envol)系列
1948年“飛行”(Envol)系列
女性化是Dior先生創(chuàng)作的主旨,因此在他的設計中對于廓形的把控都是基于表達女性自身特征的訴求而展開的。比如1948年推出的“飛行”(Envol)系列中,一款肩部線條收緊,衣擺卻如花苞綻放的寬大外套,下身則是緊身長裙的廓形就勢如此。盡管只是黑白兩色完成,女性身體卻像被包裹在花朵里一般,將纖細與釋放平衡的表現(xiàn)出來。這一輪廓在John Galliano與Raf Simons的諸多創(chuàng)作中也曾被大量改良演繹。在“飛行”系列中,還有一款承襲40年代緊致線條,卻進行了全新嘗試的創(chuàng)作。正面是當時標志性的收緊套裝輪廓,半身裙的背后則藏匿風光。層層立體褶皺讓女性臀部線條突出,從而使得身體輪廓回歸傳統(tǒng)。這種細節(jié)更像是從歐洲古典裙裝樣式中截取靈感,做簡化處理的產(chǎn)物,營造了頗具建筑意味的時裝美學新概念。
1948年 “插翅”(Ailée)系列
1950年“傾斜”(Oblique)系列
此后的“曲折”(Zig-Zag)、“插翅”(Ailée)、“傾斜”(Oblique)等系列同樣是基于此種輪廓衍生而出的,為女人的外形賦予簡潔流暢的外觀,即保持了行動的自由度,也將傳統(tǒng)的線條美感直觀的發(fā)揮。
郁金香的綻放
1956秋冬高級訂制“深情”系列
Christian Dior先生對于花朵的熱愛不斷體現(xiàn)在他的設計中,這也為日后Dior品牌的諸多經(jīng)典廓形找到源頭。對花的傾慕可以追溯到他在諾曼底海邊格蘭維爾度過的童年時光。“我從母親那里繼承了對鮮花的熱愛,我尤其喜愛在植物和園丁的身畔倘佯。”迪奧先生曾這樣描述自己對那段童年的回憶。想必那一定是一座滿是繽紛的花圃,有郁金香、玫瑰、鈴蘭次第開放。
1953年,“郁金香”(Tulipe)系列問世。猶如郁金香花朵的裙形再度成為討論,圓潤的臀部線條,在裙擺出收緊,搭配標簽化的Bar Jacket,這又成為Dior的又一經(jīng)典標識。將身體裝進花朵,對于花的熱愛溢于言表。鈴蘭也是Dior先生鐘愛的,1954年推出的“鈴蘭”(Muguet)系列就是例證之一。清麗的鈴蘭花衣刺繡形式遍布裙身,女性氣質的描繪自然不在話下。在現(xiàn)任設計師Raf Simons加入品牌的首個系列,2012秋冬高級定制系列中,也有像“鈴蘭”系列致敬的再創(chuàng)作。甚至2014秋冬男裝系列中,設計師Kris Van Assche也將鈴蘭這種Dior先生最愛的花放置于男裝設計的圖案中。
除此之外,1956年Dior先生在“深情”系列的一款粉紅色短款禮服也表達他對花的情愫。這件高級定制禮服用粉色塔夫綢在臀部的位置通過褶皺打造成為一朵碩大玫瑰花朵的形狀,既突出他對于女性線條本身的塑造,同時也讓花朵變成獨一無二的別致裝飾,為時裝營造全新可能。這一輪廓也在日后的眾多創(chuàng)作中有跡可尋。
從“New Look”開端,Bar Jacket、“飛行”系列、郁金香型,乃至“H”、“A”、“Y”線條的塑造,讓Dior式的女性有了表達自我美感,又有著明確標識的出口。其諸多廓形與概念早已成為眾多后輩力量消防探索的寶藏。“我希望‘構筑’我的高級訂制裙,按照女性身體的曲線塑造服裝的整體造型。”線條的美學與女性身體比例的時裝建筑構想已是Christian Dior先生對于時裝,始終有著光芒的表達。